儿童的性心理 有这样一幅画: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大约四五岁。男孩只穿了一条裤衩,站在那里用双手撑开裤衩让女孩看。女孩站在男孩的对面,睁大好奇的眼睛,在看那里到底藏着什么。 不知你看到这画面有何感想?也许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想,这简直是色情作品,绝不能让孩子去看这样的画! 大多数人都不承认婴幼儿有性活动,当他们看到婴幼儿的某些“奇怪”举动时,总认为糟糕、难堪,并竭力加以制止。如幼儿的互相亲吻,或学医生给“病人”作“全身检查”等,他们会惶恐不安,以为孩子在道德方面出了问题,从而严厉地惩罚孩子。其实,4~9岁的儿童通过游戏等形式,了解身体的特征,并非父母想象的黄色下流,而是儿童心理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性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反应,早在胎儿期就已存在。儿童时期还没有达到性成熟的阶段,不可能产生成年人那样的性意识。儿童间的相互亲吻、互相观看甚至抚弄外生殖器等游戏,与他们抱娃娃、玩手枪一样,根本不存在道德问题。健康的性心理培养应该从儿童开始,其效果如何,父母的观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个父母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让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应让他(她)知道自己的性别,了解人类有男女的性别差异。其次,接纳孩子的性好奇。他们偶尔的性游戏也是出于好奇、求知欲以及模仿心理,父母应该懂得,孩子的探索性是正常自然的,毋须恐惧。反之,孩子越是被蒙在鼓里,越是好奇,就越有一种神秘感。如遇到本文开头的情况,可以平静地询问孩子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自由发表意见或提出疑问。这样,能够了解孩子的性知识有多少,就此给予正确教导。第三,满足孩子的性心理。儿童会表现出一些性方面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儿童乐于与父母的肌肤直接接触,也称为“皮肤饥渴”。3岁以下的幼儿,父母通过搂抱、亲吻等方式,可以满足孩子的“皮肤饥渴”。3岁以后直到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仍然存在很强的需求,但与父母肌肤直接接触的机会少了,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在游戏中满足其“触摸”的需求。最后,教会孩子与异性友好相处。儿童不会有成年人的异性之爱,但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的情感,友好地相处。发扬男女友爱互助的精神,与异性进行自然、友爱、健康的交往。 董晓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