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清秀的她一进咨询室就泪流满面,不停地重复着:“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那么爱他,我不能没有他。”我静静地听完她断断续续地叙述后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 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工作,在工作中有位领导一直对她很关照,于是两人展开了一段很浪漫的故事。然而该领导虽然有权有钱,但也有妻有儿。最近妻知道了他们的事闹到了单位。她无法承受流言蜚语,却又不想放弃这段感情,非常地痛苦,所以前来求助。 于是我拿出一叠卡片,让她把该领导所拥有的一切一个个写上去。然后对着这叠卡片问她爱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吗?她很肯定的回答“是”。接着我拿掉了写着“车”的卡片,回答仍“是”。接着我又一个个的拿掉了“金钱”“别墅”“权利”……她的回答越来越慢。直到当一个有妻有子又没有权利,地位,金钱的男人呈现在她面前时,她再也说不说爱字了。 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类似问题的故事,男女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常常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很多另外的原因,比如因为性,因为钱,因为某些心理情结。但是,为什么当事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故事蒙上爱的面纱?其中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自我防卫。当有着良好发展意识的人在做了有悖于他们道德准则的事情后常常会感到内疚。当自我无法通过理性的直接的方法控制焦虑时,就只有依靠间接方式,也就是自我防卫行为。给自己的故事蒙上一层爱的面纱,心灵就暂时少一层痛苦,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这就叫做合理化作用。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来平衡自己不安的心灵,获得象征性的满足,但是心理防卫并不能达到心灵真正的安宁,所以只有揭开爱的面纱明白自己究竟爱的是什么,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救之路。 李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