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布时间:2016-05-03

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等积极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像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条件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任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浮躁,也不敷衍塞责。 林其根 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浅说心理平衡的作用
下一篇:球迷闹事心理浅析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