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浅说心理平衡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05-03

心理平衡是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反映,是心理矛盾在认识和感情上获得解决的表现。 心理平衡就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体意义上的平衡,一是群体意义上的平衡。前者指个人精神状态良好(心平气和,心安理得等);后者指群体关系融洽(团结互助,同心同德)。 心理平衡的反面是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有以下表现: 一是不安心。例如过多地提出调动的要求。一个单位的某些人提出调动要求是正常现象,但调动要求反常增多就是心理失衡的表现,应引起领导者的注意。 二是挫折感。挫折感是愿望受挫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某单位一位女教师是历届先进工作者,一次没评上先进工作者就得了精神病。大凡听惯了掌声的人,听不得批评,自尊心受挫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也有的人因自我实现的需要受挫而产生挫折感,如建议未被采纳,才干不得施展,特长得不到发挥,考试未被录取等等。 还有的人因物质或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如因提职、加薪、分房等没到手,失业、失恋产生的挫折反应都属这一类。 实验证明:挫折反应的强度和需要的强度成正比。有人对几组饥饿程度不同的幼儿作诱食对比实验(面前放食物,但不让吃到),发现幼儿越饿,愤怒反应越强烈。因此,在进行物质分配,工作分配之前作“两手准备”的教育是必要的。如思想上对困难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减轻因困难带来的挫折反应。相反地,如果事先过多地许愿,事后又不能兑现,就会增加人们的挫折反应。胜利者得意洋洋,往往会增强失败者的挫折反应和嫉妒心理。所以竞争获胜者,应尽量控制自己的得意神情。 三是惴虑感。这是一种害怕和忧虑的情绪,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后顾之忧就是惴虑感。 生活上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后顾之忧。如对生计的安排总顾虑入不敷出;住危房怕出事故;两地生活愁的是“牛郎织女难相会”;搞对象常担心对方变心…… 思想上的忧谗畏饥也是一种惴虑感,十年动乱中有人梦见一只大黑狗咬了他的大腿,又有人梦见大火烧了厅堂,没几天都被关入“牛棚”,便信以为真有预兆。其实,这是惴虑感在梦中的反映。 四是不满情绪和对立情绪。不满情绪表现为说怪话、发牢骚、消极怠工,有的表现为生闷气、不声不响,怒而不言。后者的不满情绪并不比前者轻,相反的“万马齐喑”的局面里常常隐藏着“无声的惊雷”。不满情绪发展到抵抗的程度便形成对立情绪,常会有小动作发展为“大动作”。 王德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早恋:青少年不良行为
下一篇: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