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20岁的患者小李,中专文化,以前身体健康。一年前,一次在疲劳情况下打电脑时,突然觉得右手不灵活,写字感到向右偏,头昏沉沉的,此后再打电脑即感到紧张,要犹豫半天才敢动手,后发展至连吃饭骑车也有这种感觉。三个月前,小李进厂工作,工作中总提心吊胆,生怕出错。一天下班,同事问其门是否关好,小李回去一看,果然未关,此后更加小心,每次关门总要反复开关几次,与人讲话也常犹豫再三,害怕讲错,过后还要再三思考,怕讲得不恰当。小李为此非常苦恼,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求治,未发现阳性体征。虽然小李精神状态很好,神志清醒,但情绪低落,整天多虑烦恼,自觉不必要却无法摆脱,每天都处在紧张痛苦之中。医生为其做了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强迫症”,后经药物及行为治疗一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 强迫症是强迫性神经症的简称。它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尖锐冲突使病人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违反他的意愿,遂极力抵抗和排斥,但无法控制,病人认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临床上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或行为。 强迫观念:病人反复出现的无法摆脱的想法或观念并为其所苦恼。这是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或原发症状,它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如患者对自己的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这些明知不必要,但无法摆脱。 强迫动作或行为:这是强迫症的伴随症状或继发症状,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不由自主地采取的顺应行为。常表现为反复洗涤、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或其他反复的仪式化动作等。 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对治疗强迫症会产生良好效果。极少数治疗无效而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这对减轻焦虑和痛苦有效,但不一定能消除强迫症状。 刘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