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交往是指与个人道德品质差,甚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的交往。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不良交往主要指3种情况:l.青少年之间的不良交往,这种交往的对象很可能是同伴群体,交往的结果往往形成帮伙;2. 青少年与成年人的交往;3.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交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重视儿童少年与进行犯罪行为的同伴群体或少年犯罪帮伙的交往、在引起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社会成熟程度低、辨别能力差的儿童少年来说,结交坏朋友或加入少年犯罪帮伙,通常是他们开始犯罪的关键步骤。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良交往是个人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许多人的犯罪行为都是在进行不良交往之后开始的。不良交往对犯罪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 形成犯罪心理。人们通过与其他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的交往,消除内心对进行犯罪行为的道德抵制,学会对犯罪行为采取中立或功利主义的态度,甚至形成赞同进行犯罪行为的态度价值观,产生犯罪动机。2.学会犯罪技能。在与犯罪人的交往中,学会一系列进行犯罪行为的技能,包括如何选择犯罪对象和目标,如何实施犯罪行为,如何对付被害人的反抗,如何消除犯罪的痕迹等。3. 鼓励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的交往,不仅使个人在犯罪过程中获得犯罪朋友的心理支持,下决心开始和继续实施犯罪行为,而且也能够得到犯罪朋友的行动帮助,顺利进行犯罪行为。4. 维持犯罪生涯。结交的犯罪朋友不仅鼓励、帮助个人实施某一次犯罪行为,而且还会通过物质奖赏、精神鼓励甚至强制与胁迫等手段促使个人将犯罪行为继续进行下去,使个人将犯罪行为变成其生活的组成部分,形成犯罪生涯,个人也就变成了习惯性犯罪人。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