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患者通常认为只是记忆减退、语言障碍、智能减退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认知功能障碍。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痴呆药,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只是一个收容管理问题。事实上,大多严重痴呆存在各种非认知症状,即精神行为症状。一方面这些行为症状进一步加重痴呆病人的适应困难,加剧照顾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住入康复机构后因环境和照顾人员的变化,又会促使和加重精神行为症状。所以正确认识和合理有效地处理行为症状,在老年性痴呆整个康复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1.激越行为:通常表现为躯体性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不停踱步与不宁)、言语性激越行为(大叫大嚷、骂人、反复纠缠与重复句子);2.无目的的闲荡与迷路;患者通常离家出走,无目的地跟他人乱转以至不识归家路;3.被动性行为:表现为自发动作与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消极被动状态;4.精神病性行为症状:通常为迫害妄想,幻视与幻听,错认自己、家人及已熟知的环境。 二、精神行为产生的原因。这些精神行为症状一是由于家属或一般医护人员的处理不当,超出患者认知功能的负荷而产生的;二是由于患者在大脑病残状态下,控制情绪和行为能力趋于下降,因而易发生情绪不稳、冲动,遇到挫折难以忍受。 三、精神行为症状的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目前精神科已面世许多新型药物,对老年痴呆症状能够有效地得到控制,疗效可达70%。2.对患者家庭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心理社会干预:集中培训家庭成员,宣传这些症状的本质;适当改变家庭环境,布置上有利于减缓病情;接触时言语简单,态度温柔、热情;不应采取约束管制病人,多陪病人散步、旅游及一些相应的娱乐活动;日常生活多样化,加强护理,适时心理疏导、安慰与支持。 赵兆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