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毒潮与戒毒

发布时间:2016-05-03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掩饰自身道德地堕落,瘾君子们将吸食毒品称为“下海”。商人下商海,投资失败呛了水,还能返上岸从新开始,瘾君子们则随毒潮起落不停,万劫不复。其中以海洛因成瘾最为形象:一天之中总要经历欣快——幻灭——饥渴,往复循环,潮起潮落不能自主。 前面下海的悔声一片,这边摇头丸又晃晃荡荡迎面扑来,摇头伤脑不说,还要加食“K粉”,圈内称为强奸丸和迷奸粉的新型毒品,又联袂登场了。 毒潮汹涌,难以抵挡 2003年官方统计表明,我国登记在册的瘾君子有105万。而专家则称实际人数应在数倍以上,且不断攀升。在解放初期,我国只有5亿人口,就有2000万鸦片烟鬼。1989年,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将开国元勋奥亚乔枪毙,原因是奥亚乔这个革命军总司令涉嫌贩运大宗毒品。这一事件充分说明,毒潮已穿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在全球泛滥开了。 何谓毒品、毒品是什么? 回答上述问题,看似容易,其实不然。首先,毒品概念是一发展中的概念,或者说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翻遍世界权威百科丛书,只有毒物、毒素词条,而找不到毒品的词条。因此回答什么是毒品,实则是为毒品划一个范围,我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称所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显然这一表述是为毒品划定范围,是一政策性界定。 而要回答毒品是什么,则触及本质。从学理性界定,毒品是人使用后易形瘾癖的一种物质。但按此推算,烟、酒、茶、辣椒、醋都有可能列入毒品或亚毒品。 早就有“烟酒”是吸毒的入门药之说,但烟酒为何不在禁毒之列?有专家认为依据有两个: 一是根据对人体和社会造成危害程度的不同。人一天抽两三包香烟、喝二三两酒,起码要消耗个几十年才能致人于死地,而吸海洛因就维持不了这么长时间,几年、十几年可能就致死。另一方面,抽烟喝酒都会过量而致死,但概率极小;而吸毒者很容易因吸毒过量而猝死。再者,烟酒消费成本比毒品消费低得多,一般不会对家庭经济构成致命威胁,也不会对社会造成直接威胁,买不到烟酒的人很少会为了过烟瘾酒瘾而去犯罪,而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 二是看对国家和政府有无经济及其它方面的好处和有无对社会契约的破坏。很多政府从烟酒中获得税收,而从毒品中一点好处都得不到。因此烟酒不是毒品而海洛因绝对是毒品。 讨论了毒品的概念,接下来看看人是如何成瘾的,即回答人是如何被控制的。美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人吸毒与大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关。如果说正常人的大脑多巴胺的含量是一个正常值,那么瘾君子毒瘾发作极端痛苦的生理原因就是多巴胺含量低于肌体要求所致。毒瘾的危害就在破坏了人体产生多巴胺的功能,要维持正常状态,就得靠吸毒补充。大脑中多巴胺含量超过正常值太多,人就会发狂。研究还表明,酒精、尼古丁等物质和海洛因一类毒品一样,都有提高多巴胺的功能,还有进食甚至作爱活动都是如此。 从提出烟草损害人的健康,到科学证实花费了30年光阴,海洛因出现约百年,1973年才证实人脑中有所谓受体,1993年才发现受体亚型。1997年制定了5—10年规划,试图从神经生物学搞清成瘾机理,最终目标瞄准基因。 邱扬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人类为什么嗜毒
下一篇:癫痫的常见病因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