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主观体验。体验就是内心感受。人们对现实事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和体验。如喜悦、满意、爱慕等是良好的内心体验的表现;忧虑、气愤、恐惧等是不良的内心体验的表现。这些体验的心理现象就是情绪和情感。 人的情绪活动与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包括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部位既是情绪活动的主要中枢,又是调节内分泌系统及支配内脏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中枢。因此,各种情绪总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例如人处在激动、愤怒的情绪状态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心血流量增加,血压增高。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产生失眠、头痛、胃肠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生理反应。 由于情绪活动和生理变化两者密切相联、相互作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机能失调,最终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机能的失调,使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降低,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研究证明,长期的或过度的精神紧张,连续的或恶劣的情绪负担会引起机体多种病变。 良好的情绪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美国一位医生曾经调查了250多名癌症病人,结果发现其中156人在发病前曾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这些均说明不良情绪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导致癌症和多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最近美国癌症协会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大约有10% 的癌症患者会发生病症自然消退,而且癌症一经消退且极少有复发。这个协会还对175名自然消退癌症的病人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这些病人大多是性情开朗,喜欢运动的人。 著名心里学家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伤和焦虑, 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情绪有关,而且高血压病、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 以及常见的偏头痛、哮喘、糖尿病、神经性皮炎等许多疾病都与其有关。早在两千年前, 祖国医学就确定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我国古代医籍《内经》,将人的情绪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 即所谓七情。并进一步指出:哀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要将被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 现代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欲望是无法压抑的。你在这里堵死了.它就会从另一个地方出来。如果没有宣泄,人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才能保持心身健康。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