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从病例看网络成瘾的临床特点

发布时间:2016-05-03

病例一:李× ×, 男性,13岁, 学生。患者11岁时随同学去网吧玩互动游戏, 开始每周仅去1~2次, 每次2小时,以后逐渐迷恋于网上暴力游戏,去网吧次数增多, 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常通宵达旦在网吧度过。自玩网络游戏后,患者常逃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终日不忘网上活动情景,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患者变得孤独,对同学冷漠,厌倦社会活动。近一年又痴迷于网上聊天,结识一些网友,称在网上得到同情和安慰。从此,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在网上交谈,欲罢不能。为上网不择手段,没钱就与网友结伙在校外抢劫低年级学生的钱财,曾受到公安部门教育,但不知悔改。为上网曾将家中一些电器偷偷卖掉700元,全部挥霍在网吧。家长批评、劝说无济于事。一旦离开网吧,患者终日无精打采,无所作为,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无聊,情绪焦虑或郁闷,并出现头昏,疲乏无力,纳差和失眠等现象。患者对医生说,上网聊天能忘掉一切烦恼,感到兴奋、愉快和满足,并称上网如同每日吃饭、喝水一样重要,不可缺少,不做不行。 病例二:张 × × ,男性,17岁, 高中三年级学生。患者于1年前在同学影响下去网吧玩网络游戏,开始每周去1—2次,每次2小时,后逐渐增加,常半夜偷着到网吧,甚至彻夜不归。患者感到一进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就会忘掉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从网络游戏中获得愉快和解脱。患者上课发呆, 注意力不集中,沉湎于网络游戏中的激动情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逃学,受到学校处分,他不以为然,亦无悔改。对父母的苦口相劝大发脾气。为上网吧,竟离家出走20天, 白天去打工,晚间到网吧玩互动游戏。患者被家长找回家后,衣着不整,蓬头垢面, 家长看到后十分痛心,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求治。面对医生,患者沉默少语,面容憔悴。自述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学校和家庭的压力,感到学习太累了,上网玩游戏能使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自感学习能力已不如同学,对升学不报希望,对前途失掉信心。 从以上两个病例来看,网络成瘾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1)耐受性增强:病人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即网瘾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明显地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6)上网使病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病人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
下一篇:网络成瘾的危害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