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

发布时间:2016-05-03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计算机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6%;在我国台湾,网络成瘾者已达10.15%。 北京市“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上网成瘾者的比例达14.8%(初中生11.8%,高中生15.97%)。按照这个比例推算,2001年北京市92.26万中学生中,上网成瘾者约有13.65万人,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被共青团中央列为2004年度全国青少年研究重点课题之一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研究分析,男生的阳性率远高于女生。随年龄的增长,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根据国外的有关调查,“网络成瘾”患者有喜欢独处、敏感、偏执、不服从社会规范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为:年龄在十二、三岁至二十六、七岁之间,有文化教育水平,有条件经常接触网络。且在个性上较内向,敏感的个体,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 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学习压力,也有社会上的网吧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力等。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他们自控能力欠缺,一旦上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但值得重视的是,不利于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和孩子在压力面前得不到家长恰当的心理支持,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网络成瘾的导火线。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周宏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下一篇:从病例看网络成瘾的临床特点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