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灾后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发布时间:2016-05-03

有一句话说:如果说有五个人死于瘟疫,就会有五百个人死于对瘟疫的恐惧中。这句意指:灾难所造成的损失远不只是容易统计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还包括难以计量的精神损失,并且,精神损失的影响面之广、时间之久远是非常难于估量的。所以,灾后的精神卫生工作、灾后的心理重建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灾害事件时,通常会出现正常的应激反应。正常的应激反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情绪上:1、恐惧担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2、迷茫无助(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3、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4、内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自己比别人幸运而感到罪恶)5、愤怒(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6、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等等。 另一方面在行为上:1、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2、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3、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等等。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者“精神疾病”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灾害事件结束之后,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两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像哀伤、思念这样的情绪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伴随我们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我们要学会带着我们的哀伤继续生活。 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如果出现上述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则需要注意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灾后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一篇:伍医生信箱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